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通讯员 高创
在新乡高新区关堤乡郭小庄村,一种新型的庭院清水养鱼模式正在兴起,自家小院、闲置宅基地、村边空闲地都能建成这种新型“大圆桶”养鱼池。而这场颠覆传统养殖的新革命,正在成为拓宽乡村振兴之路的创富产业。
鲈鱼养殖户郭灿方每天都会准时来给鱼儿们喂食,随着他的吆喝声鱼儿们都会浮到水面,一把饲料撒向水池,原本平静的水面顿时翻腾起来,鱼群纷纷游上来争食。
“去年我在家建了一个直径六米的池子,养了3200条左右的鲈鱼,我觉的这个养殖方法还可以。”郭灿方介绍,这种“大圆桶”式养鱼叫庭院清水养鱼,圆桶外面是镀锌板,里面是帆布,垒个底座加上进水系统、增氧系统、排水系统就能养鱼。“去年秋天把鱼卖完以后,在这边又建设了6个池子,一个池子的利润大概是8000元左右。”
庭院清水养鱼不同于传统坑塘养殖,“大圆桶”每天都会注入新鲜的活水,注入同时也会放掉一部分底部污水,而且放掉的水还可以浇灌水稻。相比传统的坑塘养殖,这种清水养鱼的水质更加干净,水质有了保障,鲈鱼的品质自然也就提高了不少。
“口感好,肉质紧实鲜嫩,没有泥腥味。”郭灿方告诉记者。
原本需要几百平方米田地的坑塘,如今一个占地面积50平方米左右的“大圆桶”池就能满足。将原本的大空间缩小在了一个直径五六米的池子内,这也让农村自家小院,原本闲置宅基地有了用武之地。眼下,郭小庄村内已经有7户村民在自家院子里建上了“大圆桶”,成了名副其实的庭院清水养鱼户。
“这个院子比较大,正好还能建一个大池,把这个院子也利用起来了。”高新区关堤乡郭小庄村鲈鱼养殖户王俊梅说。
郭小庄村清水养鲈鱼项目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信用社”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庭院和闲置宅基地,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群众致富新路子。
高新区关堤乡郭小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郭灿随告诉记者:“能更好地把闲散宅基地利用起来,环境也好了,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下一步我们会发动更多的农户来从事养鱼,把庭院清水养鱼作为一个产业,在村里通过搞民宿、做食品加工、开饭店,把咱的品牌打出去。”
来源:新乡大民生
编辑:韦佳喜 编审:姚冬梅
大力推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群众致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