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吴战通 通讯员 苗雨/文图
2022年,河南省司法厅印发了《司法所建设强基创优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全面启动强基创优三年行动,强调要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抓手,在全省实施“三个一百”工程,提升司法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打通全面依法治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日,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走进济源示范区司法局轵城司法所,去寻找该所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加强建设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如何为群众建立起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群众打造星级服务站】
“目前,轵城司法所办公场所面积43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6人,基本上每天会为近20名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等服务。”该所所长阳会兵向记者介绍道。
轵城镇目前下辖69个行政村,户籍在册人口8万余人,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在今年年初,该司法所便向轵城镇镇政府、济源示范区司法局提交了“五星司法所”的创建目标。“将工作目标提前部署,严格按照‘五星司法所’创建的要求进行工作,真正意义上为群众打造一个全新的星级司法所服务站,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在谈及目前工作时,阳会兵信心满满地说到。

【建设“古轵调解”服务团队,让群众更有归属感】
为了解决司法所人手不足的问题,轵城司法所在自有人员的情况下,倡导要解决好群众问题,就要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在2023年,该司法所在全镇创新型的组织成立了“古轵调解”服务团,目前在镇级管理层面我们有15个左右的专职调解员,同时还充分调动离退休干部、教师等组成的调解团队日常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其实,曾经我也不太相信司法所的调解,有事总感觉去法院有保障,但前段时间,因为家里一些遗产纠纷的矛盾,村干部让我们来到了轵城司法所进行调解,没有想到这里的齐调解员非常专业,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化解我们家庭的矛盾!”在走访的过程中,轵城镇一名牛姓居民告诉记者。
“在我们调解的过程中,我们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常考虑问题,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减少对国家司法资源的浪费。”在谈及这件纠纷时,调解员告诉记者:他在调解的过程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背“靠“背”的调解方式,既要给出法律方面的专业建议,同样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沟通。
如今在轵城司法所“古轵管家”调解团队的运作下,济源市轵城镇已初步形成“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要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创建的重要性、必要性,始终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不断加强司法所相关硬件建设,严格履行司法所十大职能,完善软件档案资料,增进沟通协调,促进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在下步的工作中,示范区司法局进一步认真落实全省司法所工作会议精神和贺厅长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上半年讲评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履行六大职能,采取机关人员下沉和镇办调剂等方式,加大基层司法所人员配置,进一步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推动济源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发展,为示范区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增强济源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