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范俊杰
邱建锋,这个出生在焦桐遍地兰考县、一米八高的军转干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驻村前是河南省侨联文化联络部部长。
2017年10月,邱建锋被单位派驻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驻村以来,先后为桥南村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400多万元。文化广场、道路、水电、网络、天然气、厕所等得到全新改造,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他怀着对桥南村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脚踩泥土,真情付出,用自己的实干坚守,谱写出了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出彩三部曲,得到了全体群众发自内心点赞。

邱建锋初来村里时,桥南村是省级贫困村,村内基础差、底子薄,也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当时不少人都认为这个从省城来的大个子大概就是来转一转,走一走,做做样子,还有人跟邱书记开玩笑:“农村长大哩,好不容易进了城,咋还往村里跑哩?”他笑着说:“咱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我来就是为咱村办实事哩。”
邱书记到桥南村后,就直接卷着铺盖住进了村里,当时村里给他安排的房间他不住,在村里找了一个破旧的小院,每月拿500元租金,简单粉刷后住了进去。他说:“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租房,我才住得心安理得,才能对家人、对村民有交代”。
这几年,邱书记真正把桥南村当成了自己的家。他的兰考老家,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和一个残疾的弟弟,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在郑州工作。后来,邱书记竟然把老母亲、患病的弟弟和一岁多的小女儿都接到了村里住。
邱书记驻村后,为彻底摘掉桥南村贫困村帽子,他利用第一书记项目资金,在桥南村建成了2500多平方米的产业车间,招引企业入驻,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了20多万的收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村里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党建主题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让群众农闲时有了活动娱乐场所;修建了300米的党建文化长廊,在已建成文化礼堂的基础上配备了音响、空调、桌椅等设施。协调河南省侨界青年联合会募集10万元建成了5米宽8米长的室外巨型电子屏,定时播放有关农业的科普知识和新闻联播。2018年底,桥南村率先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是邱剑锋的驻村故事还在继续……

2019年底,当村民得知第一书记即将离任换岗的消息后,纷纷表示,“邱书记没经过我们同意,不能走。”村民联名写信并按上手印给省侨联写信要求邱书记继续留任。邱书记深深地被村民感动了,他惦记着脱贫攻坚成果还需进一步巩固,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彻底解决,桥南村集体经济还需要继续增加,于是他选择了留任。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村里的荒地、废弃房屋和空闲土地管理,种植樱桃等果树,将来我们村房前屋后都是樱桃花、樱桃锅的时候,将会非常漂亮。”邱建锋有个规划,要发展美丽乡村游,游客可以到村里体验采摘,不断提高村民的收入。
他发动群众成立了“侨裕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出了特色品牌的产品“侨联桥”杂粮养生粥、小麦精粉,协调省广播电视台新农村频道联合推荐,在海外华侨的帮扶下,桥南村杂粮、粉条、辣椒已经推向英国市场。
进入2022年下半年,按照省委、市委。县委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部署,邱建峰书记带领桥南村支部,积极投入到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去。
“下一步,我们就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把我们的产业发展好,把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好。”提起未来的桥南村,邱建锋的心里有一幅秀美的“画”。
说到留任这件事时,邱书记很感慨:说句真心话,这几年,跟村里群众有了感情,我舍不得他们,家里虽然很需要我回去,但村里更需要我,选择留下来,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相信桥南村会越来越好。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